江苏省勘察设计行业协会 站内搜索:


    会员动态
    协会动态
    专题报道
    会员动态
    行业动态
    地方协会动态
    分会动态
    抗击疫情系列报道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动态信息 > 会员动态

    苏交科 · 交科设计以专业力量筑牢淮安“水韧性”防线,以科技赋能打造生态宜居标杆城市

    淮安地处黄淮平原与江淮平原交界,以平原为主,海拔普遍较低。这种低平地势导致降水后水流缓慢,排水不畅,极易形成地表积水,尤其在暴雨或持续降雨时,低洼区域会迅速成为“蓄水洼地”,加剧内涝风险。作为千年运河名城,淮安的水系健康直接关乎城市发展命脉。

    面对极端天气频发与城市内涝风险加剧的双重挑战,集团旗下子公司江苏交科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交科设计”),依托“技术+创新”双轮驱动,深度参与淮安城市水环境治理,承担了淮安市区及多个县区的防汛排涝、管网改造、雨污分流、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项目的全过程咨询工作,为打造“不淹不涝”“清水绿岸”的生态宜居城市提供专业支撑。

     针对老旧城区管网存在的错接、混接、漏接等问题,实施精准分流改造。通过CCTV检测机器人技术进行全面排查,识别管道破裂、变形、渗漏等结构性缺陷,并采用紫外光固化、局部采用点状原位固化等工艺进行修复,同时新建污水管道消除收集盲区。目前,项目已顺利通过验收,有效提升了区域排水能力,改善了居民生活品质。     

    在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方面,增设改良生物处理单元、深度处理单元及高级氧化技术,配套升级污泥处理系统与自控监测设备,构建全流程提效、污染物削减与资源化协同的综合体系,出水水质达一级A标准。     

    以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钵池片区为例,项目规划面积15.87平方公里,涵盖居住、产业和生态功能。针对其地势低洼、水系复杂、原有排水体系较差而导致的内涝问题,设计团队通过实地调研,收集地形、河网数据,分析历史涝灾,构建三维水文模型模拟,新建智能一体化泵站,扩容改造原有泵站,显著提升区域排涝能力。项目完成后,片区排涝泵站总规模在原有基础上扩大近3倍,形成高效排水格局,同时集成雨水净化模块,实现防洪排涝与生态改善双赢。

    通过环保泥浆泵清淤,吸污车清运淤泥、铺设生态护坡、种植沉水植物及构建人工湿地等措施,减少阻水障碍,提升外排效率,构建“河道-泵站-管网”协同排水体系,支撑区域防洪排涝。

     在区域内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对老旧管网进行修复与扩容,确保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在核心区建设智能截流井,动态调控雨污水流向;针对工业集聚区,推行“一企一管”模式,安装在线监测设备,实现废水排放实时监管,在区域内实现污染源溯源与截污。

    交科设计将数字孪生技术应用于防汛排涝工程,构建三维模型与虚拟流域,集成多源数据,实现“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协同。动态映射排水系统,预演内涝风险,为管网改造提供决策支持,提升区域防洪标准至30年一遇,降内涝风险超40%,实现“虚实互动、以虚控实”的智慧化防汛排涝管理。

     交科设计团队以专业力量构建“源头-过程-末端”系统化治理方案,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智慧水务”技术体系,深耕管网全链条服务。未来,团队将继续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守护城市“生命线”,助力人水和谐愿景实现。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满玲玲)

    Copyright @2019-2024 版权所有江苏省勘察设计行业协会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苏ICP备19054517号
    地址南京市江东北路银城广场辅楼2楼 电话025-51868131 邮箱[email protected]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