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亚,男,1942年生,硕士学位,一级注册建筑师,现为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退休教授,东南大学城市与建筑遗产保护研究教育部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东南大学传统木结构建筑技艺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社会兼职:
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与园林分会副理事长,苏州历史名城古城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遗产保护规划与设计研究所所长。
获奖情况:
1.遗产类建筑综合性能提升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2.第五届中国建筑教育奖/部级,不分等/中国建筑学会/个人荣誉奖;
3.扬州东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省级,一等奖;
4.常州市历史建筑修缮技术导则及保护策略研究/省级,二等奖。
已完成的业绩项目:
1.大运河(江苏段)遗产保护规划及江苏8市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长590公里/2011/江苏大运河保护规划及申遗总负责人,排名第1;
2.南京老城16处历史地段保护规划/合计约200公顷/2012/16处总协调人,具体负责总统府、钓鱼台、西白菜园、大油坊巷、金陵机器制造局、中央大学6处,排名第1;
3.宜兴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1996平方公里/2009/项目负责人,排名第1;
4.高邮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1963平方公里/2013/项目负责人,排名第1;
5.扬州东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77公顷/2008/项目负责人,排名第1;
6.广东省肇庆市府城保护与复兴规划/61公顷/2005/项目负责人,排名第1。
著作、论文:
中国建筑史(第4版)/2001年/主要作者之一/完成第7、15、17、18、19章(总计19章);
南京文物精华-建筑编/2000年/唯一作者/撰写全部内容;
建筑学报/1999.4/全国/朱光亚,黄滋/古村落保护与发展问题;
东南文化/2012.5/全国/朱光亚/大运河的文化积淀及其在新世纪的命运——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和申遗工作的回顾与体会;
江苏省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编制导则/2008年/副主编,技术负责人/第1、3、4章;
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第一阶段编制要求/2008年/第二负责人/第1、2、3、4章。
Copyright @2019-2024 版权所有:江苏省勘察设计行业协会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苏ICP备19054517号
地址:南京市江东北路银城广场辅楼2楼 电话:025-51868131 邮箱:[email protected]